财务摘要
(港币千元) | 同比变动 (增加/(减少)) |
|||
2024 年 | 2023 年 | |||
收入 | 6,851,918 | 6,704,684 | 2% | |
毛利 | 2,617,462 | 2,822,383 | (7%) | |
毛利率(%) | 38 | 42 | (4ppt*) | |
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 | 2,197,255 | 2,469,511 | (11%) |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 | 1,019,609 | 1,187,412 | (14%) | |
每股基本盈利 | (港仙) | 35.64 | 41.51 | (14%) |
每股末期股息 | (港仙) (等值新加坡分) |
5.81 1.02 |
5.81 0.99 |
不变 3% |
每股全年股息 | (港仙) (等值新加坡分) |
11.90 2.07 |
12.44 2.12 |
(4%) (2%) |
(*ppt:百分点)
新加坡和香港,2025 年 2 月 25 日-中国光大水务有限公司(「光大水务」或「公司」,股份代号:U9E.SG 及 1857.HK),一家以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为主业的环保集团,今日公布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统称「本集团」)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止财政年度(「2024 财政年度」或「回顾年度」)之全年综合业绩。
经营业绩方面,2024 财政年度,本集团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努力克服内外部困难挑战,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录得收入 68.5 亿港元,较 2023 年 12 月 31 日止财政年度(「 2023 财政年度」)增长 2%;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 22.0 亿港元,较 2023 财政年度减少 11%;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 10.2 亿港元,较 2023 财政年度减少 14%;每股基本盈利 35.64 港仙,较 2023 财政年度减少 14% 或 5.87 港仙;整体毛利率为 38%,较 2023 财政年度下降 4 个百分点。本集团融资渠道多元畅通,资产质量良好,财务状况稳健。
市场拓展方面,回顾年度内,本集团坚持固本拓新、轻重并举,协同推进各项拓展业务。先后投资落实河南安阳市政污水处理中心一期工程项目等市政污水处理项目,巩固传统业务优势。围绕工业废水处理业务,取得江苏江阴临港工业废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一期 EPCO(设计-采购-施工-运营)项目、河南郑州航空港区第四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及委托运营项目等多项轻资产业务,进一步整合本集团核心业务能力,灵活采用多种业务模式,向全方位园区工业废水处理服务延伸。依托旗下徐州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等技术服务主体,进一步强化本集团的轻资产服务能力,促进轻重资产业务协同发展态势进一步凸显。与此同时,本集团持续对「泛水」相关领域进行探索,为后续拓展创新类项目积累经验。回顾年度内,本集团积极加强中国境外拓展队伍建设、完善中国境外业务拓展体系,密切关注东南亚、中亚等市场拓展机会,先后以轻资产业务模式承接印度尼西亚(「印尼」)本卡利斯供水项目设备供应服务和埃及石油化工污水处理项目工艺包服务,并签署了一份合作备忘录,以探索在印尼廖内省西阿克县工业园区的合作,并由相关企业代表团陪同,促进水务领域更深层次的商业交流与合作。
2024 财政年度,本集团投资落实 5 个新项目并签署 2 份现有项目的补充协议,涉及投资总额约 8.96 亿元人民币;新承接外部委托运营、技术服务、工艺包等各类轻资产业务,涉及合同金额约 10.33 亿元人民币。新增市政污水处理设计规模 103,000 立方米╱日、工业废水处理设计规模 80,000 立方米╱日、中水回用设计规模 9,000 立方米╱日(含委托运营项目的处理和供应规模)。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本集团投资并持有 171 个环保项目,涉及总投资约 316.75 亿元人民币。此外,承接了各种轻资产业务,包括 12 项委托运营服务,以及一系列的工程总包(EPC)项目、EPCO 项目、设备供货和技术服务。本集团投资项目及委托运营项目的总设计水处理及供水规模逾 760 万立方米╱日。
科技创新方面,回顾年度内,本集团以技术赋能为重心,推动科研创新,解决市场痛点难点,强化科技创新成果的商业应用。聚焦运营技改,推进污水处理项目曝气器清洗、污泥原位减量化技术、硫自养生物脱氮工厂级试验与研究等课题工作,进一步促进项目运营降本增效。针对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在江苏南京与山东淄博分别设立一个技术研发基地,为相关业务的拓展、科研工作提供试验支撑。通过服务回访、技术问题系统分析等举措,积极优化提升自主创新工艺包质量。2024 财政年度,本集团向内外部客户提供各类工艺包,涉及合同总额约 1.24 亿元人民币;新增授权专利 48 项(含发明专利 8 项),发表核心论文 2 篇。
运营管理方面,回顾年度内,本集团通过数字化赋能、模式创新、「五小创新」(小发明、小改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工作抓手,带动项目运营管理提质、开源、增效,进一步探索「运营+技术+数据」的综合运营服务模式。旗下部分项目开展效能提升合同能源管理,通过技术节能改造助力降本增效。部分项目开展余氧循环利用,实现增收。星级工厂评定标准进一步细化,持续提升智慧水厂建设质效。基于行业交流与深入学习,摸索打造符合本集团需求的「黑灯工厂」技术体系和实施路径。进一步巩固新能源与环保业务场景结合的「光伏+」模式。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已有7个项目的光伏发电设施投入运营,这些设施的装机容量约 14 兆瓦,全年可提供绿色电力逾 1,300 万千瓦时。2024 财政年度,本集团旗下 5 个污水处理厂获批上调水价,幅度介乎 6% 至 87%,获得各类资金补贴合共约 4,100 万元人民币;污水处理量约 17.63 亿立方米,中水供应量约 4,850 万立方米。
工程建设方面,回顾年度内,本集团全力推动在建、筹建项目的全方位管理,有序推进各项目建设工程,连续第三年实现建设项目安全、环境和职业健康「三个零」的目标,守牢安全红线。广东南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南雄项目」)作为本集团首个「农村面源污染环境治理+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示范项目于回顾年度内建成投运,为本集团打造新业务增长点奠定良好基础。2024 财政年度,本集团共有 8 个项目新开工建设,设计日水处理规模 154,000 立方米;13 个项目建成完工或建成投运,设计日水处理规模 209,000 立方米。其中,南雄项目于回顾年度内开工建设并建成投运,设计日处理畜禽粪污 300 吨。
资本市场布局方面,回顾年度内,本集团继续积极开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探索,提升融资管理效益,为经营发展提供稳健的资金支持;进一步优化贷款的期限、币种和利率结构,持续压降财务成本;全力推进应收账款回收工作,积极化解流动性风险。
光大水务执行董事兼总裁陶俊杰先生表示:「2024 年,光大水务以绿色低碳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发展总基调,聚焦主责主业,发展态势稳健,创新势能初步释放,行业领先地位持续稳固。下一步,本集团将紧扣中国国家重点政策与指引,聚焦『泛水』领域,通过存量资产提质增效等举措,全力推动内生式增长;以环保和能源的深度融合、以数字化和智慧化的应用和科技驱动引领等措施,加大力度促进外延式发展;围绕人才培养、资金管理、新质生产力打造、安环管理及企业文化等方面,全面提升综合保障能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各界携手共创绿色、可持续的美好未来。」
光大水务非执行董事兼董事长栾祖盛先生指出:「2024 年,作为中国一流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商,光大水务积极应对困难挑战叠加的行业发展环境,在业务实力、管治能力等方面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当前,尽管外部形势复杂严峻、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化与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稳步实施的宏观背景下,中国环保行业正在挑战中孕育新的发展机遇。展望未来,本集团将继续秉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工作总基调,坚持实干担当,巩固自身优势,寻求创新突破,围绕『泛水』领域,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本集团致力于成为中国一流的『泛水』业务运营服务商,为本公司股东创造可持续回报,为其他持份者创造良好价值,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