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摘要
(港幣千元) | 同比變動 (增加/(減少)) |
|||
2024 年 | 2023 年 | |||
收入 | 6,851,918 | 6,704,684 | 2% | |
毛利 | 2,617,462 | 2,822,383 | (7%) | |
毛利率(%) | 38 | 42 | (4ppt*) | |
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 | 2,197,255 | 2,469,511 | (11%) |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 | 1,019,609 | 1,187,412 | (14%) | |
每股基本盈利 | (港仙) | 35.64 | 41.51 | (14%) |
每股末期股息 | (港仙) (等值新加坡分) |
5.81 1.02 |
5.81 0.99 |
不變 3% |
每股全年股息 | (港仙) (等值新加坡分) |
11.90 2.07 |
12.44 2.12 |
(4%) (2%) |
(*ppt:百分點)
新加坡和香港,2025 年 2 月 25 日-中國光大水務有限公司(「光大水務」或「公司」,股份代號:U9E.SG 及 1857.HK),一家以水環境綜合治理業務為主業的環保集團,今日公佈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止財政年度(「2024 財政年度」或「回顧年度」)之全年綜合業績。
經營業績方面,2024 財政年度,本集團堅持發展為第一要務,努力克服內外部困難挑戰,經營業績保持穩健,錄得收入 68.5 億港元,較 2023 年 12 月 31 日止財政年度(「2023 財政年度」)增長 2%;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 22.0 億港元,較 2023 財政年度減少 11%;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 10.2 億港元,較 2023 財政年度減少 14%;每股基本盈利 35.64 港仙,較 2023 財政年度減少 14% 或 5.87 港仙;整體毛利率為 38%,較 2023 財政年度下降 4 個百分點。本集團融資渠道多元暢通,資產品質良好,財務狀況穩健。
市場拓展方面,回顧年度內,本集團堅持固本拓新、輕重並舉,協同推進各項拓展業務。先後投資落實河南安陽市政污水處理中心一期工程項目等市政污水處理項目,鞏固傳統業務優勢。圍繞工業廢水處理業務,取得江蘇江陰臨港工業廢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一期 EPCO(設計-採購-施工-運營)項目、河南鄭州航空港區第四污水處理廠新建工程項目施工總承包及委託運營項目等多項輕資產業務,進一步整合本集團核心業務能力,靈活採用多種業務模式,向全方位園區工業廢水處理服務延伸。依託旗下徐州市市政設計院有限公司等技術服務主體,進一步強化本集團的輕資產服務能力,促進輕重資產業務協同發展態勢進一步凸顯。與此同時,本集團持續對「泛水」相關領域進行探索,為後續拓展創新類項目積累經驗。回顧年度內,本集團積極加強中國境外拓展隊伍建設、完善中國境外業務拓展體系,密切關注東南亞、中亞等市場拓展機會,先後以輕資產業務模式承接印度尼西亞(「印尼」)本卡利斯供水項目設備供應服務和埃及石油化工污水處理項目工藝包服務,並簽署了一份合作備忘錄,以探索在印尼廖內省西阿克縣工業園區的合作,並由相關企業代表團陪同,促進水務領域更深層次的商業交流與合作。
2024 財政年度,本集團投資落實 5 個新項目並簽署 2 份現有項目的補充協議,涉及投資總額約 8.96 億元人民幣;新承接外部委託運營、技術服務、工藝包等各類輕資產業務,涉及合同金額約 10.33 億元人民幣。新增市政污水處理設計規模 103,000 立方米╱日、工業廢水處理設計規模 80,000 立方米╱日、中水回用設計規模 9,000 立方米╱日(含委託運營項目的處理和供應規模)。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本集團投資並持有 171 個環保項目,涉及總投資約 316.75 億元人民幣。此外,承接了各種輕資產業務,包括 12 項委託運營服務,以及一系列的工程總包(EPC)項目、EPCO 項目、設備供貨和技術服務。本集團投資項目及委託運營項目的總設計水處理及供水規模逾 760 萬立方米╱日。
科技創新方面,回顧年度內,本集團以技術賦能為重心,推動科研創新,解決市場痛點難點,強化科技創新成果的商業應用。聚焦運營技改,推進污水處理項目曝氣器清洗、污泥原位減量化技術、硫自養生物脫氮工廠級試驗與研究等課題工作,進一步促進項目運營降本增效。針對工業廢水處理領域,在江蘇南京與山東淄博分別設立一個技術研發基地,為相關業務的拓展、科研工作提供試驗支撐。通過服務回訪、技術問題系統分析等舉措,積極優化提升自主創新工藝包質量。2024 財政年度,本集團向內外部客戶提供各類工藝包,涉及合同總額約 1.24 億元人民幣;新增授權專利 48 項(含發明專利 8 項),發表核心論文 2 篇。
運營管理方面,回顧年度內,本集團通過數字化賦能、模式創新、「五小創新」(小發明、小改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等工作抓手,帶動項目運營管理提質、開源、增效,進一步探索「運營+技術+數據」的綜合運營服務模式。旗下部分項目開展效能提升合同能源管理,通過技術節能改造助力降本增效。部分項目開展餘氧循環利用,實現增收。星級工廠評定標準進一步細化,持續提升智慧水廠建設質效。基於行業交流與深入學習,摸索打造符合本集團需求的「黑燈工廠」技術體系和實施路徑。進一步鞏固新能源與環保業務場景結合的「光伏+」模式。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已有 7 個項目的光伏發電設施投入運營,這些設施的裝機容量約 14 兆瓦,全年可提供綠色電力逾 1,300 萬千瓦時。2024 財政年度,本集團旗下 5 個污水處理廠獲批上調水價,幅度介乎 6% 至 87%,獲得各類資金補貼合共約 4,100 萬元人民幣;污水處理量約 17.63 億立方米,中水供應量約 4,850 萬立方米。
工程建設方面,回顧年度內,本集團全力推動在建、籌建項目的全方位管理,有序推進各項目建設工程,連續第三年實現建設項目安全、環境和職業健康「三個零」的目標,守牢安全紅線。廣東南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南雄項目」)作為本集團首個「農村面源污染環境治理+資源綜合利用」方面的示範項目於回顧年度內建成投運,為本集團打造新業務增長點奠定良好基礎。2024 財政年度,本集團共有 8 個項目新開工建設,設計日水處理規模 154,000 立方米;13 個項目建成完工或建成投運,設計日水處理規模 209,000 立方米。其中,南雄項目於回顧年度內開工建設並建成投運,設計日處理畜禽糞污 300 噸。
資本市場佈局方面,回顧年度內,本集團繼續積極開展融資渠道的多元化探索,提升融資管理效益,為經營發展提供穩健的資金支持;進一步優化貸款的期限、幣種和利率結構,持續壓降財務成本;全力推進應收賬款回收工作,積極化解流動性風險。
光大水務執行董事兼總裁陶俊杰先生表示:「2024 年,光大水務以綠色低碳與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堅持『穩中求進』發展總基調,聚焦主責主業,發展態勢穩健,創新勢能初步釋放,行業領先地位持續穩固。下一步,本集團將緊扣中國國家重點政策與指引,聚焦『泛水』領域,通過存量資產提質增效等舉措,全力推動內生式增長;以環保和能源的深度融合、以數字化和智慧化的應用和科技驅動引領等措施,加大力度促進外延式發展;圍繞人才培養、資金管理、新質生產力打造、安環管理及企業文化等方面,全面提升綜合保障能力,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與各界攜手共創綠色、可持續的美好未來。」
光大水務非執行董事兼董事長欒祖盛先生指出:「2024 年,作為中國一流的水環境綜合治理服務商,光大水務積極應對困難挑戰疊加的行業發展環境,在業務實力、管治能力等方面持續提升,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當前,儘管外部形勢複雜嚴峻、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但在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深化與綠色低碳發展戰略穩步實施的宏觀背景下,中國環保行業正在挑戰中孕育新的發展機遇。展望未來,本集團將繼續秉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的工作總基調,堅持實幹擔當,鞏固自身優勢,尋求創新突破,圍繞『泛水』領域,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本集團致力於成為中國一流的『泛水』業務運營服務商,為本公司股東創造可持續回報,為其他持份者創造良好價值,為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 返回